1856年2月24日,俄国数学家,非欧几何的早期发现人之一尼古拉斯·伊万诺维奇·罗巴切夫斯基逝世。罗巴切夫斯基于1807年进入喀山大学,1811年获得物理数学硕士学位,并留校工作。1814年任教授助理,1816年升为额外教授,1822年成为常任教授。
1826年2月23日,罗巴切夫斯基于喀山大学物理数学系学术会议上,宣读了他的第一篇关于非欧几何的论文:《几何学原理及平行线定理严格证明的摘要》。这篇首创性论文的问世,标志着非欧几何的诞生。然而,这一重大成果刚一公诸于世,就遭到正统数学家的冷漠和反对。
罗巴切夫斯基的首创性论文没能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和重视,论文本身也似石沉大海,不知被遗弃何处。但他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,而是顽强地继续独自探索新几何的奥秘。1829年,他又撰写出一篇题为《几何学原理》的论文。这篇论文重现了第一篇论文的基本思想,并且有所补充和发展。此时,罗巴切夫斯基已被推选为喀山大学校长,可能出自对校长的“尊敬”,《喀山大学通报》全文发表了这篇论文。
1893年,在喀山大学树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数学家雕塑的塑像。这位数学家就是俄国的伟大学者、非欧几何的重要创始人——罗巴切夫斯基。非欧几何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伟大成果,它的创立,不仅带来了近百年来数学的巨大进步,而且对现代物理学、天文学以及人类时空观念的变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1960年02月24日
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拦河坝合拢截流1896年02月24日
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1856年02月24日
俄数学家尼古拉斯·罗巴切夫斯基逝世1804年02月24日
俄国物理学家、地球物理学家楞次诞辰